20230903题材梳理-量化交易的前世今生
周末只有 2 个消息:
1、量化交易被监管
2、各地官宣认房不认贷
先聊量化交易的问题:
量化交易又叫程序化交易,这东西是个舶来品,简单说,就是程序自动执行交易策略。全世界做的最好的是美国,华尔街在 2014 年以后,基本普及了,高盛当年裁了一大批交易员。
中国很早也引进了,我大概 10 年前,最开始接触国内的量化交易是国内黄金和国际黄金的跨市场套利,专业的说法叫基差套利,大概 2018 年以后,国内基本也实现了程序化交易。
量化交易在股市里面,什么时候被大家认知到的?
主要是 2014 年——2015 年牛市的时候,股灾的时候,很多阴谋论,抓了一批人,其中一个是外资恶意做空,当时怎么做空呢?国外的一个量化公司,通过 A 股的融资融券做日内回转交易。
融资融券的日内回转交易,怎么做呢?以前的融资融券是 T+0,你当日买股票,不能卖,那怎么办?直接用融券账户借券卖出,完了以后,你把当日买的券,直接还给券商:
![图片[1]-20230903题材梳理-量化交易的前世今生-玖儿的学习笔记](https://www.xueshe9.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ca538c3431222357-1024x449.jpg)
简单说:
我 9 块钱买入 10000 股,成本 9 万,股价涨到 10 块,普通账户是没法卖的,因为是 T+1,那么我用原来的 10000 股做为担保,从券商借券 10000 股卖出,得到资金 10 万,然后我把10000 股还给券商,利润 1 万。
这种模式,在 2015 年 8 月份之前,可以做多少次呢?理论上,日内回转可以做无数次,当时外资用机器做,国内机构起步晚,招了一大批手速快的小白,专门训练做日内回转,但本质还是量化,只是咱们的机构是人工操作。
2015 年股灾以后,这种玩法就没法做了,衙门把融资融券的漏洞给补上了,融资融券也执行 T+1。啥意思呢?
我 9 块钱买入 10000 股,成本 9 万,股价涨到 10 块,普通账户是没法卖的,因为是 T+1,那么我从券商借券 10000 股卖出,得到资金 10 万,从这里开始,断掉了。你今天不能还券,你要等到隔日才能把券还给证券公司。
那么当天你还能做回转交易吗?
不行,因为你买的券,已经做了一次担保从券商借了券,在你还券之前,你是不能再借。这就相当于以前你日内回转可以做无数次,但现在,你日内最多只能换手一次。
所以,现在的量化机构,一年换手 60 次你觉得多,觉得快,但是你知道以前换手多快吗?1千万的资金,当时日内可以做 1 个亿的成交。
2015 年的融资融券新规以后,很多券商,直接把融券业务给停掉了,加上 2016 年两市成交极度低迷,很多做日内回转的机构直接倒闭了,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私募,直接买入一些基本面非常好的上市公司做底仓,然后雇一批人做日内交易。
后来你们就知道了,白马狂潮,再后来,2018 年熊市,再后来到 2021 年的时候,量化机构,尤其是高频交易,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2021 年新能源狂潮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两市万亿成交,但是分化很严重,除了新能源涨,其他都没涨,除了机构们抱团,背后还有量化机构在新能源板块里面反反复复做 T。
但是当时有人批评量化机构,要把量化机构,高频交易扫地出门吗?没有。因为很多人是赚钱的,抱团的机构赚钱,游资赚钱,量化机构赚钱,买新能源的散户也赚钱。
现在为什么铺天盖地炮轰量化机构?因为亏钱效应太爆裂了,炒赛道的亏钱,炒白马的亏钱,炒题材的,很多人也亏,散户不用谈了,亏吐血。
然后大家一看,量化机构在赚钱啊,而且现在流动性这么差,某些量化机构还用高频交易收割流动性,那你不就是众矢之的嘛。
其实量化机构,也不是万能的,2022 年,人家也亏的跟狗一样。
另外,多数人把量化交易等同于高频交易,事实上,量化策略不仅仅是高频,还有消息量化,基本面因子量化,估值量化等等。
量化交易对我们题材炒作有没有影响?肯定有的,现在很多量化策略,加入了题材因子,加入了游资策略,但是人家是真的想去收割游资吗?
人家的本意并不是收割游资,而是被逼无奈,因为只有热点题材,人气股才有流动性,你没有流动性,随随便便拉一直票,第二天直接被砸残废了。所以,你不赚钱,尤其是买冷门题材冷门票的人不赚钱,原因很简单,没有流动性,跟人家高频量化没啥关系。
另外,有人说量化机构可以做到 T+0,其实散户自己也可以做到 T+0,持有底仓,然后当天完成一次买卖,也是 T+0,只是你无法融券锁定利润而已,为啥你无法融券,因为你太小,没付费。
金融服务,是付费服务,你没有大机构的快速通道,你也没有快速消息,更加没有券源可以融,本质都一样,你没有付费。
所有免费服务,都会以其他方式完成付费,希求这个世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公平,永远都是最幼稚的行为。
先看市场情绪监控表:
![图片[2]-20230903题材梳理-量化交易的前世今生-玖儿的学习笔记](https://www.xueshe9.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030d7e8e96222501-1024x230.jpg)
很多同学做了题材梳理,难点在情绪周期判定:
周一正和生态高位震荡,情绪周期缓和,随后大湖股份连续崩塌无承接,情绪周期转向亏钱效应,随后的看点是何时开始赚钱效应,无非两个标志:
1、高位缓和
2、空间突破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看高位缓和,比如前面的塞力医疗,柯利达缓和之后,资金开始尝试空间突破。
有没有可能,先完成空间突破,然后开始高位缓和,或者两者同步,当然有可能,在今年 1月份的弘业期货高位缓和,同时恒久科技一字 6 连板完成空间突破,开启赚钱效应。
我乐家居的周期判定,有两种方式:
1、一字 5 连板,判定空间突破,标注情绪周期弱转强;
2、我乐家居短板以后,观察高位承接表现,确定缓和以后,标注情绪周期弱转强这两种判定,都没问题,无非是你更加习惯哪一种,如果习惯先缓和,那就直接等我乐家居短板之后的承接,如果考虑到特殊情况,那么周五判定情绪周期弱转强,选择下注,也没啥问题。
我从保守的角度,暂时不用标注情绪周期强弱,等下周我乐家居的承接出来以后,再确定。下周的看点,很简单:情绪周期弱转强。
一旦市场开启情绪周期弱转强,那么下周要考虑题材可选项了:本周崛起两个新题材:机器人,华为。
机器人:故事很简单,盘中直播咱也聊过,机构们从拓普集团半年报业绩大增中挖掘出机器人行业处于爆发的前夜,本质在讲行业周期逆转的故事。
以中马传动 4 连板为龙头,题材周期处于主升浪;主升浪接近末端,周五尝试板块弱转强,但是失败了,板块发酵一般般;
接下来的题材周期看点很明确:题材周期弱转强的机会,方向只有两个:
1、反包人气股
2、连板的标杆
接下来就看中马传动终结连板以后,下一个新龙崛起是谁。
华为概念:故事很简单,mate60 发布,今晚就开始全面发售了,原本的预期是 9 月 12 日的发布会,现在看,不一定有发布会了,但是消息的推进已经超预期了,看周一反馈效果吧;
华为手机的故事,本质是国产替代,核心是芯片,现在大家都再猜,到底是不是中芯国际代工,如果是,中芯可能要爆,如果不是,那么整个国产芯片产业链就太超预期了。
这条线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空间,智云股份 2 连板太低了,捷荣技术 3 连板,也太低了,目前看题材主升浪。
逻辑没啥问题,关键看标杆能把题材空间开拓到哪个位置。
下周的机会,看题材周期弱转强。
地产不聊,全面认房不认贷以后,基本没啥预期了。
很多同学,对未来很焦虑,觉得游资的模式要被淘汰,玩不了太久。事实上,不仅仅是游资玩法,赛道玩法,白马玩法,趋势玩法,包括现在的量化玩法,在过去 10 年里,每一个玩法,我至少经历过 3 次以上大规模的质疑。
焦虑,源于无知,你在一个领域里,如果扎根了足够长的时间,看过太多起起落落,自然能够明白,一切都是周期轮回。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