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复盘:人工智能与华为产业链引领行情,新能源扑衰外资撤离阻碍复苏

2023年A股复盘:人工智能与华为产业链引领行情,新能源扑衰外资撤离阻碍复苏

 

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都觉得很难,非常难,尤其是下半年,每天都是煎熬。单看很多指数确实都是下跌的,创业板指甚至跌幅超过了14%。但我们去看同花顺全A指数,竟然是涨的,上证指数也仅仅只下跌了1%左右,为什么呢,难到大家认为行情差,是错觉?今年有两大方向拯救了A股: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华为产业链

图片[1]-2023年A股复盘:人工智能与华为产业链引领行情,新能源扑衰外资撤离阻碍复苏-玖儿的学习笔记

一:人工智能

今年单看偏股基金涨幅榜排名,前面清一色的人工智能概念,净值的高点分别在5月初,还有一次是在6月下旬。双顶形成后,人工智能大行情结束,随后,下半年开启至暗时刻。看人工智能基金的涨幅,高的有翻倍的,个股方面,甚至不乏有十倍牛股出现。在短短两三个月之间,大涨几倍的比比皆是。人工智能从软件炒作,到应用,到硬件等,不断扩散,资金不断挖掘,游资、散户、机构资金纷纷入场(唯一外资不买),照亮了整个A股上半年行情,那个时候大家对A股还是很有信心的。人工智能主升浪结束,市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资金开始炒小、炒低价股。也预示着混沌期开启。

当然上半年不只有人工智能的火爆表现,年初,随着去年年底疫情的解封,大家对未来预期都相对偏向乐观,甚至出现债券市场的大幅波动,这也是大家对经济乐观和对未来股市向好(风险资产的偏好提升)所致。元旦后外资不断大幅流入,其额度甚至创出历史新高,市场差不多迎来了轮动普涨,当然这个过程中,消费、大金融等主要是外资买得多,国内机构除了配置了部分中字头,部分机构甚至还加仓了新能源,当时主跌的还是医药、半导体,但这轮轮动后,随着经济数据出来,亚加人工智能的兴起,资金再一次在3月中旬出现了切换。后视镜看,机构资金总是在显得慢半拍,也可以理解成他们追求的是确定性,或者是在当下不得不选择抱团。

图片[2]-2023年A股复盘:人工智能与华为产业链引领行情,新能源扑衰外资撤离阻碍复苏-玖儿的学习笔记

二:华为产业链

下半年的转折点,或者说时间节点,在7月24号以后,而6月下旬到7月下旬之间一个月时间,上证指数窄幅震荡,成交量低迷,市场进入政策真空期,大家更多都是在等待7月底的关键节点。这个过程中,中字头表现不错,还有就是资金选择有预期的方向,房地产产业链的预期炒作,因为房地产个股大多属于“小市值,低价股、低位股”,在这个阶段,投机氛围很重。

7月24号以后,市场开始以政策驱动为主,围绕消息,资金出现更为高频的轮动,开始大家对政策的刺激还是反应的,但因为很多政策都是陆陆续续出来,没有集中一次释放来的强,后面大家都免疫了,这种不断挠痒痒似的政策,最终在印花税减半后,来了一次高开低走,上半场的政策预期,差不多已经告一段落。市场又开始回归到弱势状态,这个过程不断消耗投资者的信心,大有“狼来了”的另一种翻版。

下半场的转折点在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宣布访华,华为手机 Mate60发布。华为突破封锁,实现了国产替代,资金顺势拥抱华为产业链,其后的华为汽车的热销,是进一步助推。这样以来华为产业链各个方向资金不断挖掘发酵,华为手机,华为汽车,华为算力,华为鸿蒙等等,行情一直延续到现在。

期间算力方向成为一个热点分支,其逻辑就是算力成为一种资源,在资源品供应不足的阶段,自然有了涨价的逻辑,这个是所有资源品对应股价大涨的原因。

当然,对于主题性投资者而言,今年如果能抓住人工智能和华为产业链这两大题材,主要不跑偏,整体还是可以的,至少不会觉得比去年还难。但对于持有旧周期品种的投资者而言,确实寒意就不是点点了。因为去年本身就跌很多了,大家都想着今年再怎么也得回血了,成不想今年还继续跌,继续在伤口挖肉。

 

图片[3]-2023年A股复盘:人工智能与华为产业链引领行情,新能源扑衰外资撤离阻碍复苏-玖儿的学习笔记

一:新能源

典型的就是新能源,是天天跌,一直跌,当然,持续下跌后,过程中也有超跌反弹,而一般都发生在市场一轮调整的末端,资金没有去想,就做一个短期的套利。随后依旧不改回头。主要原因是需求边际变缓,但供给大增,主要源于前几年大家看到新能源方向的高景气度,都是来这个行业分一杯羹,产业外的资金大量涌入,经过产能的两年投入期后,目前都处在一个产能集中释放阶段,而消化不了的产能自然成了库存,随后价格下降,导致产业链内部的内卷。这个过程是很痛苦和无情的,直到有人出局,出现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才会慢慢扭转。当然消化产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新的需求,或许这里面有政策发力的空间,还有就是技术革新、新产品引导需求等等。

二:外资流出

年初的市场热度某种意义上是因为外资带起来的,确实那个阶段,外资每天流入上百亿,持续的流入,让大家做多的激情一下被激发,人心思涨,大干快上,甚至到处都能听到牛市的声音,这是A股的通病,一涨就大喜过望,一跌就悲观至极。开年乐观,年底悲观,因为下半年外资不断流出,部分外资机构纷纷撤出A股市场,不断的抛盘,A股是有很大的压力的,当然随着国家队真金白银入场,多少也对冲了这种态势,后续即便有影响,但都是预期之内的事,至少从情绪上不会有大的起伏。

两个方向:一个就是半导体,一个就是医药

消费电子的库存周期接近尾端,国产替代的迫切需求及提速,经济的整体复苏都是中期看多的理由。

医药经历了近三年的调整,过程中有医药集采、医药反腐。行业偏利空的消息基本落地,行业估值也到了一定合理位置,很多个股都逐步走出底部区间,重心不断抬高,我们可以从中期角度做一定的适配。

其他方向,我们可以关注偏成长的科创板,或者是恒生科技,主要是美元加息周期即将结束,随着美债收益率的下行,那么对全球的风险资产就是利好,其中最受益的当属成长方向。

就当前而言,指数低点已经基本确立,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政策不断加码,量变最终都会有质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