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兴瑞科技透露已通过国内电控头部企业间接获得小米汽车定点,新能源车电装业务持续放量,营收占比过半,成为公司核心增长点。在智能终端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公司产品模组化提高价值量,同时积极扩张国内外产能,满足在手订单需求。分析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将实现稳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作为小米汽车供应链的新成员,兴瑞科技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投资者可关注其未来表现。
兴瑞科技11月1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去年通过国内电控头部企业已有间接获得小米定点。
新能源车电装整体业务持续放量,由产品单一化走向平台化,由电动化走向智能化,由海外走向国内。合作客户也从海外的松下,到博世、海拉、尼得科等;国内客户方面,近两年加快定点布局,获得了中车时代及国内电装头部企业项目定点。23年H1,汽车电子销售收入4.53亿元,收入占比46.83%,同比增长80.04%,其中新能车业务同比增速达150%以上,汽车电子业务已成为公司核心业务增长点。在主机厂降本增效的强烈需求下,集成化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公司持续扩张的电池镶嵌件、电控镶嵌件、电机镶嵌件品类从中受益。
智能终端市场逐步回暖,产品模组化提高价值量。
智能终端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机顶盒、网通网关、智能安防、智能电表等品类。上半年智能终端业务收入略降,但近期智能终端市场已逐渐回暖,在手订单饱满,单季度业务环比有所增长。长期来看,公司在智能终端领域,横向产品领域不断拓宽,已覆盖智能机顶盒、网通网关、智能安防、智能电表等产品,后续或拓展智能汽车领域终端产品;纵向挖掘产品深度,布局高价值的模组产品,我们认为未来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国内外产能扩张,满足丰富在手订单需求。
产能问题解决后,汽车电子与智能终端将实现更高的收入弹性。截至目前,公司东莞新工厂已顺利生产;慈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已于23年4月完成封顶,同步启动智能工厂的设计,有望在原产能规划的基础上再增加40%-50%的产能空间,该项目预计于2024年H1投产。海外工厂包括越南、印尼两地,未来战略聚焦智能终端和新能源汽车电装领域。
投资建议:据23年11月1日外发报告,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为21.58/27.14/33.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9/3.54/4.39亿元,EPS为0.91/1.19/1.47元,2023年11月16日收盘价22.28元,对应PE为24/19/15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