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光电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突破26%,产业进展加速!晶硅叠层路线成下阶段光伏技术方向!

【导语】钙钛矿叠层组件的效率再次突破,达到26.17%,下一步有望突破26%的商业化起点。晶硅电池效率上限虽为29.4%,但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效率可达45%。叠层形式能够实现显著的效率增益,成为光伏技术的下阶段方向。四端叠层已率先量产,而两端叠层则是最终方案。钙钛矿技术的提升将推动设备企业、辅材企业、电池企业和终端应用等领域的发展。

事件:继突破单结18%@1m×2m这一阈值后,协鑫光电的叠层组件效率达到26.17%@279mm×370mm,下一阶段将突破26%@1000mm×2000mm这一商业化起点

叠层电池效率提升显著,必然是晶硅下阶段路线
晶硅电池理论效率上限29.4%,而与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上限可达45%。光伏行业每年都在发展,效率每年都在提升,任何技术过了若干年以后都会成为过渡技术。无论是TOPCon,还是HJT,未来都会变成叠层电池的过渡技术。叠层的形式能够实现显著的效率增益,必然是光伏技术的下阶段的方向。

四端叠层率先量产,两端叠层产业处于早期阶段
1、叠层方案分为两端和四端两个路线,两端组件的两个发电模块之间紧密衔接,存在电化学反应,四端组件的两个发电模块仅是机械堆叠。 协鑫光电采取的方案是晶硅片串联再与钙钛矿并联的四端路线。
2、四端叠层技术难度更低,会率先量产:工艺难点在于制备大面积钙钛矿组件,钙钛矿厂商恰好可依托大面积钙钛矿工艺优势,主导四端方案。优点:并联结构下,钙钛矿晶硅分步制备,步骤解耦,方案兼容所有晶硅路线。对于钙钛矿电池厂只需与晶硅电池片完成组件级叠层,即可量产。
3、两端叠层成本更低,是钙钛矿晶硅叠层路线的最终方案:难点在于晶硅的不平整表面制备钙钛矿,不同晶硅路线叠层的制备工艺存在差别,由晶硅厂商主导。优点:在晶硅基础上直接镀膜,无需TCO玻璃等材料,相对四端方案成本更低。两端叠层技术难度大,目前处于早期阶段。

催化剂
①单节电池GW扩产,大面积钙钛矿持续降本增效;②晶硅企业加速布局两端叠层,量产工艺突破;③巨头跨界布局钙钛矿

建议重点关注
①设备企业:PVD∶京山轻机;蒸镀:奥来德;涂布∶曼恩斯特、科恒股份;激光设备:德龙激光、杰普特、大族激光、帝尔激光;整线:捷佳伟创、京山轻机;②辅材:金晶科技、耀皮玻璃;③电池:杭萧钢构;④终端应用:江河集团
风险提示:钙钛矿技术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测算偏差风险、相关标的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相关标的业绩不及预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