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智能驾驶专家交流要点解析:智驾芯片选型、华为影响、感知技术趋势等关键话题

导语:本文分享了智能驾驶专家交流会上的要点,涵盖了智驾芯片选型、华为对产业格局的影响、感知技术趋势、激光雷达的必要性和上车方案等关键话题。对于关注智能驾驶领域的人士来说,这些要点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1、智驾芯片选型:自研算法的车厂会继续用英伟达,迭代速度要求高,晚起步的玩家可能会更多考虑地平线,既能提供芯片等硬件,又能提供一些感知预测算法的供应商。

2、华为对格局影响:车厂不是单纯跟华为合作,长安也有orin的产品,也有低阶的产品,产业链也还没有完全搭建好,产业收敛还有5年时间。往大来看,电子电气架构有变化,多域融合要求车厂本身有很强的研发能力,而和华为合作的厂商是想更快获取先进的架构。

3、感知技术趋势:国内算法领域上很难去做100%的纯视觉,一般都会去做一些融合。未来BEV,强视觉+激光或者毫米波做支撑。华为和小鹏是第一梯队,之前视觉算法比例小,比方说三分之一,现在视觉算法加大到七成以上,特斯拉是百分百,要大范围提升。

4、激光雷达必要性:做3D物体感知探测能力最好,主机厂用来做算法冗余,因为单纯靠摄像头比较难达到很高的功能安全等级。现在1-2年时间来看,要上高阶智驾还是需要上激光雷达,算法数据训练还比较困难,受制于算力基础设施的瓶颈。后面看视觉算法技术的成熟度。

5、激光雷达上车方案:现在主流还是MEMS半固态,纯固态flash只能做短距离。从1颗128线束,向1-2颗64线束的发展(数量取决于位置,瞭望塔1颗,车灯位置补盲雷达需要2颗),价值量从7-8k往3-4k走,未来可能要到2k左右。像小鹏用两颗补盲雷达,探测距离变短了,性能降低较多,对厂商视觉算法能力要求会增强,雷达算法权重会降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