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据数据显示,卫蓝在11月的装机量达到了413MWh,环比增长达5495%,位列全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的第12名。这意味着半固态电池开始大批量出货。尽管全固态电池在成本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半固态电池,包括宁德凝聚态电池,在车型装机测试方面有望逐渐推进,并有望在明后年开始小批量商业化出货。随着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升级和成本的降低,各环节都将获得充分的受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固态电解质环节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包括当升科技、容百科技、天齐锂业、恩捷股份、天目先导、蓝固新能源等。固态电池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测算,11月卫蓝装机413MWh,环比+5495%,位列全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单月第12,全国三元动力装机量单月第7。6月卫蓝官宣正式交付蔚来,若假设电池主要交付给蔚来,按蔚来用户手册单车150kWh测算,对应超2700辆车,1-11月累计装车超2900辆,#是半固态电池首次大批量出货。
全固态电池兼具安全与高能量密度,但受制于成本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半固态电池包括宁德凝聚态电池有望逐渐迎来车型装机测试,以及明后年有机会看到半固态电池开始小批量商业化出货。
材料体系方面,我们预计正极材料将从高镍三元过渡至富锂锰基,负极将从硅碳负极过渡至金属锂,随着固态电池产业链降本和产业化程度提升,固态电池各环节将充分受益,重点推荐固态电解质环节。
卫蓝相关产业链(据此前相关公司公告和官方公开资料梳理)
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正极),天齐锂业(锂金属负极),恩捷股份(隔膜),天目先导(电解质+负极),蓝固新能源(电解质),蔚来(车端),吉利、华为、小米(重要股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