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波动,有些股票犹如顽石,大盘暴跌却依然屹立不倒,甚至还能涨停。为何有的龙头股看似补涨,开盘却蒙杀跌停?这其中隐藏的奥秘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市场逻辑,探讨为何大盘一触底就引发恐慌心理,以及如何通过总结复盘找到市场的小规律,为未来的操作提供参考。
今天市场下探到3000点,这一位置每次都引发市场的恐慌心理。对于价投者来说,即使看好某板块潜力,也会在这个时候谨慎考虑是否进场。而那些手中筹码被套的投资者更是面临着割肉的困境,担心周末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动,导致下周一的跌幅进一步加深。在市场亏钱效应出现时,无论是大资金还是小资金,都会因为恐惧心理超过机会心理而选择保守。一旦市场情绪转差,高标股、疑似龙头的股票就形成了三种生态。
第一种是赚钱效应龙头,如结融和长山。在市场前期全部打开后,一旦主申加速并进入高位震荡阶段,面对市场恐慌,赚钱的机构、游资和散户都会选择迅速撤离。尽管有资金愿意接盘,但由于龙头高标,大资金并不愿意介入。一旦大盘稍有下行压力,大资金迅速撤离,引发恐慌抛售,最终接近跌停。
第二种是补涨龙头,市场的明星。这些股票有一定的识别度,其补涨节点与龙头的氛围相契合,概念题材丰富且强硬。近期的接力表现让散户、游资和机构都获利颇丰,形成了良好的赚钱效应。在大环境突然冷淡的时候,补涨龙头成为各类资金最有信心的选择,集体抱团,稳步上涨,尾盘合力封板。
第三种是跟风龙头,即断头龙。这类股票看似有潜力,但在环境不好的时候容易倒下,庄家对风险的意识极强。一旦预判市场承接力不足,就会迅速进行恐慌抛售。在这个阶段,做跟风龙头和断头龙的风险较大。
因此,即便是龙头股,真龙还是假龙,老龙还是幼龙,并非一眼能辨别。需要对市场有整体的理解,包括它们之间关系的深刻总结。优秀的游资通过分仓和T字操作降低风险,把握真正龙头的机会。因此,做龙头需要高度的市场理解和观察力,这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对新手而言,建议多观察、多总结;而对老手,则需要更加注意风险。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理解市场逻辑,洞察龙头的真伪,是投资者不可或缺的能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