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利率债年度策略】中期风险评估、居民消费挤出、企业补库存路径,政府加杠杆空间再释放

导语:2024年利率债市场将面临三大部门风险的重新评估。居民消费恢复步履缓慢,企业补库存路径不畅,政府加杠杆空间有待释放。本文探讨了各部门的现状和政策,并认为收益率曲线将向“牛平”趋势转变。然而,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仍然是需要警惕的风险因素。

 

?引子:在中期策略报告《事缓则圆(上)》中,我们从居民、企业和政府三大部门的杠杆率角度出发,分析各部门存在的风险。在年度策略中,我们将再次从这一视角出发,观察债券市场所面临的环境。

?三大部门“风险”的再评估:2023年,三大部门的杠杆率可概括为居民稳、企业升、政府加。企业为被动加杠杆,而政府为主动加杠杆,三大部门的风险并未出现明显缓释。随着2023年中调升赤字率的操作破局,预计后续中央政府加杠杆化债的模式将持续。

?居民部门:(1)现状:消费缓步恢复,餐饮表现更佳。自2020年清明以来,单客支出首次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需要观察节假日的密集消费是否对日常消费存在“挤出”。(2)政策:居民债务结构中,住房贷款占比近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可从“节流”角度促进消费。

?企业部门:(1)现状:多数上游行业处于主动补库存阶段,中游行业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下游行业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尚未形成下游向上游传导的顺畅路径。(2)政策:首先,存款利率连续下调短时间内对净息差缓解力度有限。同时在地方化债和中央财政发力的背景下,银行承担了政府债的缴款压力。银行存在补充负债压力,令同业存单利率上行,推升银行计息负债成本。其次,房地产融资政策暖风频吹,金融监管部门拟落实“三个不低于”,但与2010年小微企业贷款的“两个不低于”对比,此次只要求了增速而没有增量。

?政府部门:(1)现状:后疫情时期,居民、企业表现疲弱,且加杠杆意愿不足。横向比较,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略高于新兴市场,远低于发达经济体,仍有加杠杆空间。(2)政策:货币方面,结合我国此前2015-2016年、2019-2020年及本次发生的资金“空转”现象,其成因多在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市场利率不断走低催生套利空间,故在此背景下降准降息更需慎重使用。财政方面,中央政府举债可以增加债务的使用效率,使其精准流向基建领域,有望撬动基建投资。但从债务增加对GDP的拉动效果来看,相较于企业,中央加杠杆对经济的影响较弱。

?我们认为2024年,收益率曲线形态将向“牛平”。相较于收益率曲线的平移变化,组合的收益受曲线平陡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哑铃型组合是更优的选择。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货币/财政政策超预期调整、预测值不够精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