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格的表示方法
市场主流的股票价格表示方法,就是K线图。
K线图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强大的“可视化”效果,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成为主流的价格记录方式。我们通过K线图,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反映出某个阶段股价运行轨迹和特征,使价格“可视化”、“图表化”,不再抽象。
价格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在K线图上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可以揭示出供需格局的力量对比。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因此也被称为蜡烛图。
K线图的画法,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绘制而成。以绘制日k线为例,首先确定开盘和收盘的价格,它们之间的部分画成矩形实体,如果收盘价格高于开盘价格,则k线被称为阳线,用红色的实体表示。反之称为阴线用绿色实体表示;然后再确定最高价和最低价,最高价和最低价与实体之间,用影线表示:
![图片[1]-股票k线图基础入门知识图解:K线价格形态与含义-玖儿的学习笔记](https://www.xueshe9.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586e508f16203217.png)
![图片[2]-股票k线图基础入门知识图解:K线价格形态与含义-玖儿的学习笔记](https://www.xueshe9.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59b2900aa0203221.png)
用同样的方法,如果用一分钟价格数据来绘k线图,就称为一分钟k线。用一个月的数据绘制k线图,就称为月k线图。绘图周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在一些专业的图表软件中还可以看到2分,3分钟等周期的k线。
上面都是非常基础的看图知识,不用讲很多人都能看懂,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每个K线形态所代表的供求关系的含义,这才是我们的重点。所以,接下来,我们从供求关系去解读一下这几个价格的意义(下面只要不特殊说明,都默认为日线):
①开盘价
开盘价是通过集合竞价形成的,集合竞价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所接受的买卖申报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简单地理解,就是大家都来出价(包括买方和卖方),愿意以哪个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然后系统根据出价的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选取最大成交量的出价来定出股票的价位,开盘价就形成了。
开盘价是非常重要的,反映了供需双方对当日走势的预期(看多的出价高,看空的出价低),也反映了竞价之前出现的一些利好或利空。举例来讲,如果一只个股出现了一个利空,持股的想卖出,持币的因为有利空选择观望等待,导致供过于求,卖家在竞价的时候就会出低价,因为这样才有可能成交,于是会出现很低的开盘价,也就是低开,低开反映了供应强劲。反之亦然,如果一只个股出现利好,持币的想买入,而持股的因为有利好选择惜售,导致供不应求,买家就要出高价才有可能买到,这样在买家的竞争下,就会出现很高的开盘价,也就是高开,高开反映了需求强劲。
所以,开盘价本身就是供需双方哪方力量更强的体现。
②最高价
最高价就是股票当天达到的最高价位。从供求关系来理解,最高价就是当日需求的最大努力,需求通过努力,把价位拉到过这个位置。
单纯的看最高价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最高价能不能维持住(也就是收盘价距离最高价有多远)。
如果维持在高位(收盘价距离最高价很近,无上影线或上影线很小),说明需求强劲,需求通过努力占据了上风;如果不能维持在高位(收盘价距离最高价很远,留下很长的上影线),说明高位的时候出现了供应,有资金在高位卖出,尽管需求很努力,但是供应更加强大,导致高位无法维持。
③最低价
最低价就是股票当天达到的最低价位。从供求关系来理解,最低价就是当日供应的最大努力,供应通过努力,把价位打到过这个位置。
同理,单纯地看最低价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最低价能不能维持住(也就是收盘价距离最低价有多远)。
如果维持在低位(收盘价距离最高价很近,无下影线或下影线很小),说明供应强劲,供应占据了上风;如果不能维持在低位(收盘价距离最低价很远,留下很长的下影线),说明低位的时候出现了需求,有资金在低位买入,吸收掉了低位的供应,尽管供应很强,但是需求更加强大,导致低位无法维持。
④收盘价
收盘价是一天供需双方战斗的结果。供需双方通过一天的博弈,终于停了下来,最终的这个收盘价,代表了供需双方在战斗中,力量孰强孰弱,把对方打到了哪个位置。需求很强,就会把价格维持在K线上较高的位置收盘,供应很强,就会把价格压制在K线较低的位置收盘。
所以,收盘价本身就是供需天平上的指针,能称出当日哪方胜出。
⑤阳线实体
阳线实体是需求在秀肌肉。阳线实体很大很长,说明需求强劲,从供求关系解释,说明买家在不断地向上出价竞争买入,从而推动股价大幅上行;而阳线实体很小,说明需求略占上风(再小就变成阴线了),买家不太愿意向上出价去竞争买入,很难推动股价大幅上行。
⑥阴线实体
阴线实体是供应在秀肌肉。阴线实体很大很长,说明供应强劲,从供求关系解释,说明卖家在不断地向下出价竞争抛售,从而推动股价大幅下行;而阴线实体很小,说明供应略占上风(再小就变成阳线了),卖家不太愿意向下出价去竞争抛售,很难推动股价大幅下行。
上面讲的是几个价格代表的供需格局的含义,单独拿出某一个来看,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如果组合在前一起观察和分析,就可以识别供需力量强弱。当我们能识别出供需力量强弱的时候,就可以识别走势的延续或反转,交易的时候就是跟随就行了,需求占优的时候有利于做多,供应占优的时候有利于做空(卖出)。
这仅仅是K线代表的价格的意义,未来我们讲了成交量,还要和成交量组合在一起来分析和理解,这样就构筑了一个强大的供求关系分析体系。
我们反复强调,量价关系,分析的是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又是人的行为的体现,而人的行为又是由心理支配的,所以,量价关系说到底,是分析的市场心理,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技术”,如果把对量价分析的理解停留在“技术”层面,是非常肤浅的。
2、常见单K价格形态及其代表的供求关系含义
以上讲了价格的表示方法,由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四个价格组成,这四个价格又有非常多的变化,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价格形态,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下面,我们依然是从供求关系的角度,讲解一下常见的K线价格形态。关于价格形态的书籍非常多,但是很多都没有讲到本质上,本质是什么?不是价格形态本身,而是价格形态背后所代表的供求关系,当某个K线出现的时候,你要能通过K线分辨出需求和供应孰强孰弱,这才是核心,而不是停留在价格形态的表象。要穿透形态,直指供需,这也是我们在《量价分析的第一堂课》中讲到第一性原理。
![图片[3]-股票k线图基础入门知识图解:K线价格形态与含义-玖儿的学习笔记](https://www.xueshe9.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9eb60bc8bf203227.png)
①长阳和长阴
从供求关系理解,长阳和长阴,有两个意义,至于代表哪个,要看出现的位置,联系前后K线去理解(未来章节会结合走势和前后K线详细讲解,这里先理解单个K线的意义):
一是代表了供需格局的逆转。长阳线说明需求强劲,长阴说明供应强劲,供需双方中的一方具备压倒性优势,才会形成长阳或者长阴。所以,长阳或长阴一般都是突破K线(长阳向上突破,长阴向下突破),如果出现在关键位置,就有可能形成逆转,改变原有的供需格局(比如由区间震荡变为上升或下降趋势)。大部分供需格局的逆转,都是伴随着长阳和长阳出现的,因为大量的需求或者供应在此进场。
二是代表了衰竭。长阳或长阴如果出现在一波趋势的末端,那就是对于需求或供应的最后消耗,这种情况下出现长阳或者长阴,非但不是原有走势的延续,反而是原有走势的终结前兆,往往意味着供需格局转变不远。上升趋势(连续上涨)末端出现长阳,会导致需求耗尽,上升趋势终结,也就是“加速”或“高潮”;下降趋势(连续下跌或阴跌)末端出现长阴,会导致供应耗尽,下降趋势终结,也就是“恐慌”。
所以,长阳和长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逆转,二是衰竭,具体代表哪个,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解读。
②短阳和短阴
从供需格局角度理解,短阳说明有需求,但是不够强,需求略占上风,短阴说明有供应,但供应不够强,供应略占上风。通常来讲,在实际走势中,短阳和短阴都视为正常K线,属于无法改变当前走势(供需格局)的K线。
所以,短阳和短阴的意义就是保持(或中继),保持原有格局不变。
③星线
全天股价波动很小,开盘价与收盘价极其接近,就形成了星线(形态像星星)。收盘价略高于开盘价,就是小阳星,收盘价略低于开盘价,就是小阴星。如果上下留下很短的上影线和下影线,就是十字星。
星线出现,一般表明供需两弱(也有例外,下面会讲),无论是供应还是需求,都无法改变当前格局,此时要根据其前期K线组合的形状以及当时所处的价位区域综合判断。
所以,星线的意义是弱平衡(成交量低迷的情况下),在解读走势中的量价力量对比的时候,缩量星线可以忽略不计,星线的出现说明改变不了原有格局。但是,例外是放量星线,放量星线有不同意义,可能会被解读为放量滞涨或者放量滞跌,反而可能是一波行情见顶或见底的征兆,有可能是变盘前兆。
所以,星线的意义也有两个,一是弱平衡、保持(或中继),保持原有格局不变;二是变盘前兆。具体代表哪个,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去解读。
④一字线
一字线一般出现在涨停或者跌停,价格保持在一个位置不动,形态像“一”字。从供需格局角度解释,一字线出现,说明一方具有压倒性优势,非常强劲。比如,如果买方力量非常强大,卖盘很少,就会封死在涨停;如果卖方力量非常强大,买盘很少,就会封死跌停。
一字线无量和放量也有不同意义,无量一字线因为没有成交量,所以无法改变当前的供需格局,涨势或跌势往往还会延续,但放量一字线说明供需出现了大量的换手,有可能是接力,也有可能见顶(底)。
⑤墓碑线
形态像墓碑,先涨后跌,说明尽管需求很努力,把价格拉上去了,但是最终还是被供应打败了,抛压很重,导致价格回到原点(供需平衡),这一战消耗掉了需求。如果墓碑线出现在上升趋势后期,且成交量很大,见顶概率非常大。如果出现在趋势初始阶段,有可能就是中继线。
⑥锤头线
形态像锤子,先跌后涨,说明尽管供应很努力,把价格打了下去,但是最终还是被需求打败了,需求强劲,导致价格回到原点(供需平衡),这一战消耗掉了供应。如果墓碑线出现在下降趋势后期,且成交量很大,见底概率非常大。如果出现在趋势初始阶段,有可能就是中继线。
通过上面我们从供需格局角度解释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K线只代表一个意义,同样的K线形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阶段,可能代表的意义就不同,甚至代表了相反的意义。这也是我反复讲,一定不能停留在K线形态的表象,而是要理解背后供求关系的意义。单纯只看形态,不理解供求关系,解读出的K线代表的意义就会失真。
所以,这里再强调一遍也不为过,K线只是表象,供需才是本质!
除了以上讲的主要价格形态外,在此基础上,随着价格的变化,实体的长短或影线的长短不同,又会延伸出很多变种,比如带上影线或下影线的阳线或阴线、穿头破脚的阳线或阴线,光头(脚)阳线或阴线,但无论怎么变,只要立足于供需格局的原理是解读,具体的形态其实并不重要,核心还是思考清楚,供需双方哪方在主导,从而推动了价格变化,然后显示在当前的图形上。图形的变化(所有变种),本质就是供需力量的变化。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