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北交所流动性问题?政策端组合拳齐发力,个人投资者门槛降低、机构投资者多元化创新,北交所流动性有望改善!但仍需关注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和政策落地情况。详细分析在文中。
在政策大力推动、基本面稳步向好、市场信心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客观制度门槛放松及主观参与意愿增强,北交所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
【北交所前期流动性低迷,是客观制度门槛限制及主观信心不足双重影响的结果】:
1)个人投资者:客观层面门槛较高等限制+主观层面市场波动大及风险较高,导致个人投资者数量较少。
2)机构投资者:客观层面,受产品种类少、需升级交易系统及修改基金合同等阻碍,公募基金参与度较低,投资者多元化不足;主观层面,北证标的流通盘小、市场波动大和风险高,导致机构投资者入市谨慎。
3)做市商:做市股票数量相对较少,做市商队伍亟待扩容。
4)两融交易:两融余额差值规模远低于沪深市场,对北交所流动性的推动效应尚未体现。
5)股东减持:北交所部分解禁减持条件较宽松,且未来一年解禁股份数量及市值占比较高,可能导致更高减持压力。
【政策端组合拳齐发力,未来北交所流动性改善可期】:
1)个人投资者:客观层面,简化北交所投资者交易权限审批手续;主观层面,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流动性持续注入,有望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进入市场。
2)机构投资者:客观层面,政策支持产品多元化创新及推行。主观层面,行情启动后北交所主题基金申购热情高涨,多只基金修改北交所投资范围及增持北交所标的,机构主观参与意愿增强。
3)做市商:下调做市商门槛及丰富库存股来源,助力做市商队伍快速扩大,并提升做市商做市积极性。
4)两融交易:推进转融通制度并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政策出台后北交所两融余额差值规模显著提升。
5)股东减持: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有望降低上市公司减持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降低回购门槛,亦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风险,政策落地不达预期的风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