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链最新动态:输氢管道建设提速,制氢与用氢潜力巨大

导语:氢能产业链迎来新进展,乌兰察布和张家口分别推进输氢管道项目,中石油计划在2035-2050年建成北方氢能大管网。同时,氢能消费规模预计在2060年达8600万吨,船舶制造业也在绿色发展行动纲要中推动绿色动力船舶市场份额增长。投资者应关注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机会,如制氢、储运、燃料电池等,并结合科技巨头发展方向,寻找相关的投资标的。相关行业应用领域也值得关注,如移动游戏、影视内容制作、VR/AR硬件销售等。

 

#输氢管道建设提速
1、 乌兰察布输氢管道规划:12月25日中石化乌兰察布管道重新申请能源指标,一期总投资扩大为298亿元,规划一期10万吨绿氢产能,总供氢扩大为50万吨,之前400km管道建设改为1132km,覆盖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石家庄炼化,用于部分替代现有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灰氢,并为输氢管道沿线和京津冀地区的氢气用户提供交通用氢。
2、 张家口输氢管道获批:24年1月4日张家口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备案获批复,投资61亿元,线路总长约为736.5公里,管道设计压力6.3MPa,管径为610毫米。
3、 中石油23年表示2035-2050年将达成“一横一纵三支”北方氢能大管网,总长达五六千公里,将连通最大制氢省份内蒙古、河北,解决京津冀、中原城市群两大经济区用氢问题,建立氢能管网大平台。

#制氢与用氢
1、12月28日,中石化发布氢能展望,2060年氢能消费规模将达到8600万吨,产业规模达4.6万亿元,制氢非化石用能占比将达到93%。
2、12月28日,五部门发布《查找图书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指出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22年以来,受船舶绿色转型以及碳税影响,全球甲醇船舶订单快速上升,目前已超过LNG船订单,随着欧洲海运纳入碳关税,绿色甲醇需求上量还将带动上游绿氢制甲醇需求。
3、12月29日,上海市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2023年燃料电池示范应用任务1615辆,三年共执行4415辆。截止2023年9月底,上海市推广燃料电池车2711辆,完成2025年5000辆规划的54%,在五大城市示范群范围内位居前列。

#结论与建议
1、三北地区低价氢有望通过管道实现大规模“西气东输”,除了制氢、燃料电池,管道建设,压缩机,氢气计量等环节也值得关注。
2、氢能产业是新能源进军非电领域的第一切入点,长期空间可能很大,但目前仍在产业导入期,相关企业无论eps还是订单占比都很低,投资上,可能关键环节卡位目前较重要。
制氢:华光环能、永安行(制氢/用氢/氢瓶)、华电重工、昇辉科技等;
储运(机械):石化机械/开山股份、东宏股份、特瑞斯、中泰股份;
燃料电池:国鸿氢能、亿华通、科威尔、凯大催化/凯立新材/中自科技(化工,催化剂)
计量、建设、测试:金卡智能(机械)、科威尔、海泰新能

科技巨头们普遍向智能硬件和Al模型方向发展,商业模式可能包括操作系统内嵌Al模型或以APP形式售卖服务,以适应边缘计算需求、保护用户隐私和创造更直接的消费者体验。
-在具体行业应用方面,推荐关注受益于苹果Al大模型的四类公司:移动游戏开发商、影视内容制作商、VR/AR 硬件销售商和服务商,以及虚拟人技术相关的公司。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