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走势,都可以拆分为波段去理解和操作。无论是上升趋势、下降趋势还是区间震荡,都是由一个个的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的。而上升段和下降段中,可以识别的关键点包括波谷和波峰,连接波谷和波峰的,我们且称之为波中。如图所示:
![图片[1]-新手如何判断股票波段的峰谷?-玖儿的学习笔记](https://www.xueshe9.com/wp-content/uploads/2023/09/7b6fbd4c59212941-1024x475.png)
上图是创业板指数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的日线走势图,这段走势中,融合了几个小型的不同类型的走势,包括上升趋势、区间震荡和下降趋势。如果我这个图我没有做标注,你可能看得不是很清晰,但是我做标注后,将图形拆分成波段观察,就会截然不同。图中的1/3/5/7/9几个位置,都是波谷位置,而2/4/6/8/10几个位置,是波峰位置。我们其实不必管是上升趋势、下降趋势还是区间震荡,我们关键是识别出可供交易的波段,即波谷和波峰,波谷位置就是有概率优势的买点位置,而波峰位置,恰恰是有概率优势的卖点位置。
换句话说,我们要识别出趋势,同时识别出趋势中的峰谷,趋势是帮助我们判断大的走势结构的,而峰谷是帮助我们选择有概率优势的买卖点的,这就是波段思维。上升趋势有峰谷,区间震荡有峰谷,下降趋势亦有峰谷,而每个峰谷,都会产生具备概率优势的交易信号。很多人理解不了,就是因为思维层面停留在“牛熊思维”下,这种思维和波段思维存在巨大差异,“牛熊思维”认为市场非牛即熊,而波段思维下,是没有牛市熊市之分的,只有波峰和波谷。
很多“牛熊思维”的人和长期持有不动的价值投资思维,是不屑于去识别峰谷的,而峰谷恰恰是人性的演绎,是心理层面的东西,并非纯技术。表面上是看图,实质上是群体心理的变化。如果你能用波段思维看市场,你是不会被市场带情绪的,因为波峰的位置,往往都是大家兴奋追涨的位置,而波谷又恰恰是恐慌割肉的位置,学会了看波段,看峰谷,就基本远离了情绪化的追涨杀跌。而追涨杀跌,是交易者的第一个敌人,是两个大亏原因之一(另一个是逆势死扛)。
波段操作的关键点,就在于识别出峰谷,波谷重仓,波峰控仓。值得一提的是,能在回踩波谷时逆势低吸,是之前在波峰进行了高抛,如果之前不高抛,你没有回收现金,这里自然没办法低吸。这就是波段操作,一买一卖都很重要,缺少任何一环,都无法构成波段操作。
这当然并不是说每一次峰谷都能判断对,波峰和波谷用后视镜看是一个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是一个区域,你要奢求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你只要能买在波谷区域,卖在波峰区域,长期看你就能实现很大的成功。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波段是有级别的。比如上图的走势,我们取的是日线级别走势,如果我们想看的更细一点,就可以看小级别的K线走势,比如15分钟。如此,在日线上的一两根K线,可能就会组成一个15分钟级别的波段。同理,如果我们放大级别看周线,可能在日线图上的一个完整波段,也就是周线图上的一两根K线而已。所以,你要确定自己做什么级别,是短线(比如15分钟级别)还是长线(比如周线级别),短线可能一天会出现多次波段机会,而长线可能几个月才有一次操作的机会。做什么级别,就看什么级别的图。
我自己,只看日线,日线级别相当于中短线。在选定自己的操作级别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多周期并行,做日线级别,就是看日线的波段,识别日线上的峰谷,千万不要日线上出现了卖点信号,然后又去看周线,这样就会导致失去一致性,也就是陷入典型的“手表理论”谬误——当你带着两块手表,它们的指针不一致时,你是无法知道精确的时间的,会导致判断错误。如果你同时看两个周期的K线图,很有可能导致出现互斥的交易信号,从而影响你的判断。
另外,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当一幅K线图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峰谷的,即便是没有看图经验的投资者,也能分辨出峰谷,因为这幅图已经走了出来,你用后视镜看,事实上是上帝视角,峰谷自然看得很清晰,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但是走势的当下,让我们去判断当前这个位置是波峰还是波谷,可能就会陷入迷茫。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如何判断当下的位置是处于波峰还是波谷,这就要引入量价行为,因为峰谷都是有特定的量价语言的。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