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补能焦虑成为限制新能车渗透率的关键因素,800V高压快充有望成为主流补能方式。车端和桩端的升级将推动超充产业化进程,SiC、快充电池等核心部件成本降低,800V及以上电气架构升级长期趋势。投资方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盛弘股份等相关公司值得关注。然而,车桩高压节奏、国产化率和电车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带来风险。
【补能焦虑制约电动化进程,车桩两端超充产业化进程提速】补能焦虑日渐成为限制新能车渗透率提升的关键因素。高电压相比大电流方案具有设备轻便、设计灵活、快充区间范围大、上限高等优点,未来800V高压快充有望成为主流补能方式,伴随主机厂、零部件供应链、充电设备/运营厂商的共同推动,未来整车电压平台架构向1000V/500A迈进,根据《查找图书中国高压快充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26年年底国内800V车型销量渗透率达50%。
【车端:包覆材料&导电剂助力电池高倍率,SiC精准解决电车痛点】从车上部件来看,对比较为成熟的2C、400V快充体系,950V电压平台相比450V电压平台,充配电系统、电驱系统、电池系统和热管理系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成本增加约6500元。未来国内外整车厂在中高端车型优先应用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长期看,随着SiC、快充电池等核心部件的成本降低,中低端车型亦有快充需求,800V及以上电气架构升级具备长期趋势。
【桩端:充电堆、模块液冷化、模块SiC化、枪线液冷化成为重要趋势】超充对充电桩的电压和功率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存量充电桩可以满足超充很少,目前满足≥750V的高压充电桩占比仅25%,150KW以上的充电桩仅5%。传统分体式充电桩功率上限低无法解决超充需求,未来大功率充电堆有望成为超充核心解决方案。此外应对大功率充电散热和传输效率问题,充电模块液冷化、充电模块SiC化、枪线液冷化成为重要趋势。
[礼物]【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受益800V渗透率提升的车和桩两条主线:1)车端:电池、电源、负极的相关材料(包覆材料、导电剂)对快充性能影响较大,推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单车使用量提升的电池辅材:【信德新材】【黑猫股份】;快充负极:【璞泰来】【杉杉股份】【尚太科技】【中科电气】;800V车型单车价值量提升的三电:【威迈斯】【欣锐科技】,以及电子元器件:【宏发股份】【法拉电子】【中熔电气】;2)桩端:关注超充设备产业链的【盛弘股份】【通合科技】【祥鑫科技】【永贵电器】【鑫宏业】【泰嘉股份】【绿能慧充】【沃尔核材】;受益超充电站IRR回报提升的运营企业:【特锐德】。
风险提示:车桩高压节奏差异化影响800V渗透率提升;高压平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低影响供应链安全;电车销量不及预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