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行业供需双提升,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备受关注

导语:我国血制品行业目前呈现供给和需求双提升的良好态势,具备稳定的竞争格局和严格的政策监管,市场前景广阔。派林生物和上海莱士是具备强大浆站获取能力、高效运营和快速推出新品的头部血制品公司,值得投资者关注。本文将详细分析血制品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趋势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参考。投资者应注意采浆量、产品销售和新品上市等方面的风险。

 

2023年我国采浆量达到12079吨,同比增长18.6%,供给端实现较快增长。据各公司年报数据,2023年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采浆量分别为467吨(+6.47%)、2415吨(+18.67%)和1342吨(+19.59%);在采浆站数量分别为14家(+1家)、79家(+19家)和29家(+4家)。从单站采浆量上看,2023年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成熟浆站的单站采浆量预计为35.9吨(+2.2吨)、38.6吨(+4.7吨)和52.5吨(+7.6吨)。产品端也随着采浆和投浆量的提升实现良好增长,博雅生物、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血制品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4.52亿元(+10.41%)、51.80亿元(+21.57%)和29.26亿元(+9.22%),吨浆净利润分别为116.1万(+2.4万)、62.5万(+3.3万)和67.2万(+1.0万)。板块整体具备强业绩支撑,增速逐步提升。

血制品行业迎来供给和需求双提升的发展新阶段,行业景气度持续,有望维持良好价格体系。1)白蛋白:进口占比65%,存在很大进口替代空间,重组白蛋白短期内对血源产品冲击较小,上市进程和应用领域仍具备不确定性。2)静丙:产品需求持续旺盛,适应领域非常广泛,国内首个高浓度层析静丙已获批上市,随着升级品种的逐步推广和市场培育,静丙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3)因子类:整体市场规模不大、增速较高,八因子受到部分重组产品影响,但长期使用重组八因子可能产生抑制物或耐药性;纤维为术中产品,随着手术量的恢复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我国血制品具备严格政策监管和较高进入壁垒,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我国血制品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近几年国资控制有望加速这一进程,行业外延并购预期较强。建议关注具备浆站获取能力强、运营效率高、新品推出快的头部血制品公司。推荐标的: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受益标的: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

报告链接:【中邮医药|行业深度】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内生外延双改善,供给需求齐共振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