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反弹背后:外资动向、政策催化与市场预测

导语:本周一二,港股异军突起,尤其是恒生科技互联网公司,疯狂反弹,与A股和美股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外资撤离美股投向港股科技?卖空回补动作?政策催化剂作用如何?财政部增持国债对市场的影响如何?逐一解析,揭秘背后玄机。

 

本周一二,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互联网公司连续大幅反弹,这个在A股依然下跌,美股也相对疲弱的背景下,尤为“出彩”。为何上涨?持续性如何?我们综合市场的一些消息和动态,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指正。这几天在海外路演,回复不及时,还请参考、指正

1. 外资是否为了规避短期波动,从美股撤回投资港股科技。数据上暂时没有看到验证,截至上周的EPFR主动型资金依然流出。3月12日那次的港股大涨,也有说法是因为对冲日央行退出YCC和美股波动导致的海外资金对冲的跷跷板效应,短期不能否认有影响,但如果更多是被动式的,回过头来看也没有构成持续的资金流入。这两天在海外路演,也没有听到类似反馈

2. 卖空回补?港股和恒生科技上周五大跌后,卖空比例又到了阶段高点,所以在一定催化剂下出现类似反应,也是屡见不鲜的情形

3. 政策催化剂?对港合作的5条措施 解读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 涉及到沪港通可以纳入人民币柜台,有说法是一些目前不在沪港通的科技公司是否可以直接通过这个渠道让南向资金购买。似乎不成立,纳入沪港通依然是第一位,然后申请了人民柜台的公司才有人民币柜台的交易。因为人民币柜台和港币柜台是可以互换的,如果人民币柜台可以买,那不就等于纳入沪港通了,也就没必要绕一圈

4. 外资行上调评级。这个有可能构成事件性的催化,主要逻辑细看后并没有太特别的已知外因素

5. 财政部表示支持央行增加国债买卖,从流动性角度的确有利成长,逻辑和盘面上倒是能对得上

其他的如个股催化不再一一赘述。

上周和3月中都出现过A股跌,港股“逆势”涨的情形,去年底也出现过,算不上罕见,但持续性一般,原因还是因为都是一个基本面。

我们从3月初开始提示市场震荡,有两层含义,一是下有底,二是指数级别的上行动能不足,需要更多财政发力和信用扩张。回过头来看,港股主要指数并没有突破这一区间,上周五反而是触到区间下沿,这两天反弹也没有修复上周的跌幅。板块与风格上,我们建议重回分红和科技的哑铃,实际的效果是跷跷板,但也基本就在这两个部分来回切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